学习缓慢别着急,找到天赋最最关键

· 每週一紋

小宝3岁前的生活与大多数孩子不同。因为爸爸妈妈在县城开了一家小服装店,从批货到销售,再到修改衣物,所有的事务都需要夫妻俩亲力亲为。为了生计,他们将小宝留在了老家,由奶奶照顾,成了人们口中的「留守儿童」。一年中,父母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老家几次,每次见到小宝时,心里的酸楚总是无法言表。

平日里,奶奶一个人忙着做饭、种地、洗衣,带着小宝已经力不从心。 「不是不想陪他多玩多说话,实在是分不开身啊……」奶奶每每提起,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几分。她担心小宝和其他孩子比起来少了人陪,学得慢了,动得少了,会不会比别人落后一步。

Section image

妈妈心里明白,这并不是奶奶的错。县城的孩子有早教班、活动课程,而小宝只能在简单的生活中度过大部分时间。他说话比同龄孩子慢,反应也不够灵巧,甚至因为长时间看电视养成了不爱动的习惯。

终于,当小宝3岁时,服装店的生意稍微稳定下来了,爸爸妈妈决定把小宝带回到身边。
现小宝6岁了,但宝宝的学习却总是比同龄小孩慢许多,透过来买衣服的客人推荐做了天赋指纹测评,如何能激发小宝的学习,成为了爸妈的一线曙光。

Section image

小宝听觉辨识及感受资料佳,擅长通过聆听接收和学习,对声音、语言、节奏等有敏锐的感知力。

●体觉辨识佳的孩子动手能力强,善于完成需要操作的任务,如拼图、搭积木、手工制作等;对触觉刺激较敏感,容易感知到环境中微小的变化,偏好亲身体验来学习新事物,实践能力较突出。

●视觉补的孩子容易忽略图像或文字中的细微差异,如拼音的声调或数位间的笔划区别,在观察或抄写时容易跳行、跳字,影响阅读流畅度和书写正确性。

●6岁的孩子如果目标导向能力较弱,会表现学习或玩耍时随兴而为,容易随情绪或环境的影响改变行为;刚开始有兴趣,但随着难度增加或时间延长,容易放弃。

●人际佳虽然属于慢热型,特质仍是倾向喜欢交朋友,但因为从小住在老家影响学习成效,对同侪互动可能会有影响。

Section image

:老师,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帮我家宝宝找到他的天赋在哪里?

Section image


小宝妈妈,你好,根据小宝的《多元智慧优势测评》报告来看,建议如下:

1、利用听觉刺激提升语言学习,强化语言能力和词汇量,让孩子在听与说中建立语言自信:

(1)父母每天讲故事或播放有声故事书,选择内容生动有趣且语言丰富的书籍。

(2)使用儿歌、诗词朗诵等形式,说明孩子记忆语言,并与节奏和韵律建立联系。

通过听觉引导数学和逻辑思维,让孩子在有趣的听觉活动中提升数学和逻辑能力。

(1)使用数学歌谣教孩子简单的加减法概念,例如「十个小印第安人」这样的歌曲。

(2)游戏化数位学习,例如通过听声音数物体(拍手声、敲击声等)来练习数位计数和分组。

(3)播放与逻辑相关的儿童益智故事,引导孩子根据听到的线索回答问题或解谜。

2、透过游戏式学习,利用触感教具,例如磁性拼图、沙盘书写或触感积木,加深对字母、数位的认知。

把课程内容拆解为小步骤,每次完成一小部分,提供立即的正向回馈,帮助建立信心。

使用身体动作来协助记忆,例如让孩子用手指在沙盘或触感垫上描画字母和数位。

3、利用多感官学习,将视觉资讯与听觉、触觉结合,例如边听边用手指描字母或数位,增强记忆效果。

把字母、拼音、数位用不同颜色标注,强调笔划或结构的区别,减少辨识困难。

使用视觉辅助如箭头、框线或放大字体,说明聚焦注意力在关键内容上。

缩短每次学习内容的长度,例如一次只呈现一个句子或单一图片,避免信息量超载。

将阅读材料替换为图文并茂的故事书,或者搭配有声读物,让学习更轻松。

4、设立简单、短期的目标,给予可以迅速完成的小任务,例如「把拼图拼到这一部分」或「完成5个字母的书写」。

使用具体的指令,避免模糊的表达,例如「画一棵树」而非「好好画画」。

在任务完成后给予称赞或小奖励,例如贴纸、鼓掌,强化他对完成目标的正向联想。

将目标具体化并视觉化,用图表或清单呈现每日小目标,例如画一个打勾框架,完成后勾选,让孩子感觉有进展。

提供结构化的日常活动,制定简单的作息表,让孩子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完成指定任务,例如早晨10分钟练习书写。

5、体觉佳可安排孩子参加课外活动,例如美术班、运动队等。

多鼓励和赞美他的优势,让他感受到自己在人群中具有价值感,例如「你很会讲故事,大家一定会喜欢!」;鼓励他展示自己的特长(如画画或运动),让其他小朋友有机会认识他的优势。

理解孩子的慢热特质,避免急于让孩子表现得很外向,尊重孩子适应的步调。

父母可参加学校的亲子活动,帮助孩子与同侪建立连结,并观察他在集体中的表现。
与老师保持联系,了解孩子在校内的互动情况,适时提供支援。

结语

父母为了家庭的生计而忙碌奔波,这份生活的不易,只有他们自己最能体会。经营一家小服装店,从清晨忙到深夜,所有的努力不仅是为了日子过得稳当,更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。尽管如此,繁忙的生活常常让他们无法兼顾孩子的成长,而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。
小宝的故事正是这样一个现实的缩影。在早期留守的岁月里,父母虽然全力为家庭打拼,但也不得不承受缺少陪伴孩子的遗憾。小宝语言发展比同龄孩子慢,学习上显得吃力,这些都让父母心里充满愧疚与担忧。然而,当生活稍稍稳定下来,他们选择将小宝接回身边,用更多的陪伴来弥补曾经的缺憾,并努力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。

Section image

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。透过天赋指纹测评,父母得以洞察小宝先天的特质──他是如何感知世界,偏好什么样的学习方式,擅长哪些能力。这些资讯成为了父母了解孩子的窗口,也为后续的培养方向提供了明确的指引。然而,天赋只是起点,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,是后天适性的学习环境与培养方法。

父母意识到,小宝的学习需要一个符合他天赋特质的节奏,而不是与他人比较或强行追赶。他们开始根据评估结果,依据分析师给予最适合小宝的学习计划,让他在理解与兴趣的基础上慢慢进步。这样的过程不仅让小宝的学习更有效率,也帮助他重拾自信。

父母的生活虽然不易,但他们的努力与爱为孩子点亮了未来的方向。天赋决定了起点,适性学习则塑造了可能性。在这两者的平衡之中,孩子的成长之路虽然可能曲折,但每一步都将更加坚实。这份爱与坚持,是孩子最强大的支柱,也是每个家庭书写美好未来的根本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