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才8岁,但早已是大人眼中的「别人家的孩子」。无论是钢琴、画画、小提琴、英文、游泳、舞蹈还是程式设计,她对所有的学习都充满热情,没有一样是她不喜欢的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可可在每一项学习中都表现得有模有样,甚至经常得到老师的认可,还参加各种比赛。
然而,光鲜亮丽的背后,也隐藏着令人头疼的问题。为了完成每天繁忙的学习计画,可可经常熬到晚上11点甚至更晚才休息,影响了她的睡眠,也影响了妈妈的作息。妈妈为了陪伴和照顾他,常常身体透支,最近甚至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。经济压力也逐渐浮现,每一门学习的花费都不小,累积起来更是让家庭的负担愈发沉重。
最终,妈妈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——删减可可的学习计画,精简她目前的课程。然而,这一决定却引发了一场母女之间的激烈冲突。可可无法理解,为什么自己如此努力学习,却要被剥夺这些她热爱的活动。
她哭着说:「我不想放弃!我什么都想学!」
妈妈则试图安抚他,解释经济和身体的限制,但可可的执着让她深感挫败。


●可可拥有超级认知的特质,表示具有极强的主观意识,倾向自我认知,不易被说服。
●可可的人际力和目标资料均呈现优势,显示她在群体环境中能量得以充分发挥,她对成果的呈现具有高度的执着与追求。
●可可的听觉辨识资料为补,表示她在聆听和理解口头资讯时,在妈妈的长篇说教中感到厌烦或分心,对于冗长的口头指令或道理难以持续专注。
●可可的口语表达资料显示为补,表示她在与妈妈的口语互动中可能出现无法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想法,容易含混其词,让人不易抓住重点。

:老师,我应该怎么跟可可沟通,才能让她理解呢?

可可妈妈,你好,根据可可的《多元智慧优势测评》报告来看,建议如下:
1、妈妈要以尊重和倾听的态度,先接受她的观点,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。例如:
(1)认可表达法:「你这个想法很有意思,我想听听你更多的看法。」
(2)循序渐进引导法:「你觉得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,会不会更好呢?」。
(3)具体案例法:「科学研究表明,晚睡会影响大脑记忆功能」。
(4)资料和图表辅助法:如果情境适合,可以用简单的图表或资料来支援自己的观点。
(5)避免情绪化对话:当她表达不同意见时,保持冷静,用事实讨论,而非以情绪反应或责备为主。
2、妈妈可以将削减学习专案的决定,转变为她可以参与的协商过程,让她觉得自己的声音被重视,并看到削减学习专案后的正面效果。
(1)与她一起讨论:进行平等对话,向她解释削减学习的原因,例如「这样可以让你有更多休息的时间,也能在你最喜欢的课程中更进一步。」
(2)共同制定计划:让她参与选择需要删掉的课程,例如:「我们可以优先保留你认为最重要的学习,其他的等以后有机会再加回来。」
(3)强调好处:告诉她削减后她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做自由探索,或者更专注于让她脱颖而出的课程。
(4)请她信任的老师和她讨论学习专注的重要性,例如「专注于几个重点领域,才能让你的学习成果更进一步。」
(5)举例某些朋友如何选择专注于一项或几项学习,进一步强调这种选择的意义。
3、用开放式问题与她讨论,例如:「你觉得这样安排好吗?」或「如果我们减少一门课程,你觉得哪个比较适合先暂停?」
避免冗长的说教,将资讯提炼成简短、清晰的要点,并使用分段式的传达方式,让她容易记住重点内容。
与其直接对她进行长时间的说教,不如通过提问和对话的形式,引导她自己思考和表达,让沟通更具互动性。
减少她的抗拒情绪,让她感受到自己是沟通的参与者,而非被动接受者。
4、当她表达含糊时,妈妈可以给出两三个选项,说明她聚焦,如「你是想先学钢琴,还是想画画呢?」
当可可的表达出现重点不明或绕圈时,妈妈可以说明她重述内容,并适当补充她的语言,让她感受到支援。
妈妈可以通过引导她有条理地表达、说明重述内容让她在交流中更加自信并提升表达能力。
结语
在当今社会,许多家庭都面临着与这位母亲相似的难题:孩子对多元学习充满热情,父母也不遗余力地支持,但有限的时间、经济压力以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,终究让这份追求面临取舍的抉择。这个案例,反映了现代教育与家庭生活之间的张力,也道出了「追求平衡」的重要性。
孩子的学习热情无疑是一种珍贵的天赋。当他们展现出对多方面知识的渴望时,父母往往会视其为对未来的投资,希望孩子能够全方位发展。然而,过度追求「全面性」可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—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限,而这些界限包括时间、精力和资源。当家庭成员因为孩子的学习计画承受过度的压力时,最初的支持和热情反而可能成为亲子矛盾的根源。

本案例提醒我们,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培养,更是教会孩子理解「选择与专注」的过程。当孩子因为热爱而希望学习所有东西时,父母的角色应该是引导他们学会取舍,并在有限的时间与资源中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。取舍并不意味着放弃,而是让孩子从「什么都要」的迷雾中,逐步聚焦于能够长久维持兴趣和成就感的领域。
另一方面,父母在支持孩子的学习过程中,也需要学会尊重自己。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,而健康与和谐的家庭氛围,比起任何单一学科的成功都更加重要。父母在设计学习计画时,应该考虑到整体家庭的平衡,找到能同时满足孩子需求与自身承受能力的方式。

教育的核心并非让孩子在每个领域都出类拔萃,而是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自信、快乐和内在动力。父母的支援不仅表现在给予资源,也表现在教会孩子面对现实、接受取舍的智慧。当孩子能够理解「学会放弃也是一种选择」时,他们的成长不仅仅是技能上的精进,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成熟。
艾尔发皮纹读书会